共用名稱醫資源 ,共鑄健康中國
4月20日 ,「共用名稱醫資源、共鑄健康中國;名醫公益手術捐贈暨名醫公益宣言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如期舉行 。此次大型公益活動由名醫主刀聯合多家公益組織、企業家代表、醫生代表、公益明星共同發起 ,力求在「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總方針下,創新性嘗試共用公益資源的新模式。
作為此次公益活動的發起方 ,名醫主刀創始人兼CEO蘇舒在致辭中講述了他自己與醫療的緣分 。蘇舒出生在一個醫療世家 ,兩年前的一個電話,讓他走上了回國創業的旅途。電話那頭外公患肺癌的消息 ,讓蘇舒從新加坡趕回中國,為外公尋醫 。然而 ,即使是這個醫療世家 ,卻不能為他的外公找到好的主刀醫生。這件事情深深刺激到了蘇舒 。他想身在醫療世家背景尚且如此 ,中國那麼多沒有醫療資源的家庭中,又有多少悲劇發生呢 ?此次公益活動獲得了眾多熱心公益人士的支持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長黃正明深入分析了當前中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 、分佈不合理 、優質資源匱乏的現狀,並就「互聯網+」對公益 、醫療的影響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說 :「我個人覺得名醫公益聯盟這種模式很好。它科學地運用了互聯網的優勢,吸引大批高端醫務工作者作為志願者加入 ,增強了當前醫療公益活動的專業性和便捷性 ,符合互聯網民主 、分享的價值觀 。為我們國家逐漸解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看病難等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路和方案 。」
知名企業支撐,公益聯盟模式受追捧
基於對「名醫公益聯盟」模式的認可 ,復星集團董事、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 、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 、約印創投創始人鄭玉芬 、國開漢富總裁郭露等企業家代表也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並講述了他們與名醫主刀和公益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為各界知名企業,相信有了他們的支援 ,「名醫公益聯盟」能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
陳啟宇表示,名醫公益聯盟的啟動只是一個開始 ,這是一份中國醫療界共同的公益事業 。復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累計向社會各種捐贈超6億元。在復星的社會責任中,始終把健康事業 、醫療事業作為大方向、大主題。復星希望在公益事業中能聚焦企業自身的醫療資源和優勢,盡一點微薄之力 ,能夠帶動更多資源參與到這個事業中來。
初步 ,我們在名醫公益聯盟中 ,將主要針對貧困兒童 、孤兒的公益支援,復星醫藥旗下醫院佛山禪醫等醫院可進行「愛心手術」 :為有需要的貧困兒童、孤兒進行「小兒脊柱畸形矯正」 ,或骨科類的公益手術 。
前線醫生力挺 ,專家價值更彰顯
醫療的核心在於醫生 ,名醫公益宣言活動必然少不了醫院代表和醫生代表們 。安貞醫院前副院長白樹功 ,上海德濟醫院院長郭輝 ,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教授陳欣欣,作為醫療事業最前線的人 ,他們對「名醫公益聯盟」模式非常認可。醫生本身也是公益醫療最核心的部分 ,不少醫生自身熱心公益 ,此次活動正好給了他們投身公益事業的好機會 ,讓醫生的價值得以更好的體現。
公益組織聯盟,資源配置更高效
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 、春暉博愛兒童救助基金會等各界公益人士出席活動並現場發言。我們發現每個公益組織的公益切入點不盡相同,如果能把更多不同類型的公益組織聯合到一起,當患者有困難時 ,求路無門的現象會大大減少。正是這種「共用公益」模式的驅動 ,才讓更多公益組織緊密的聯合到一起,為患者排憂解難。
明星效應 ,公益活動傳更廣
原中央台電視主持人、「愛 • 永純」基金創始人郎永淳 ,著名健康欄目《超級診療室》製作人 、主持人錢婧,兩人聯手主持了此次活動。著名演員 、名醫公益大使王豔 ,著名配音大師、導演喬榛作為公益為現場帶來了深情的詩朗誦《小草的心》。公益從來沒有界限 ,只有社會各界都參與進來 ,公益的力量才會更強大 。
手術捐贈,讓公益擲地有聲
名醫主刀聯合創始人吳勇先生分享了名醫主刀幫助的一名罹患肝母細胞瘤的兒童的故事 ,並宣佈此次活動共獲得了來自85位專家的365台手術捐贈 。公益組織 、企業家代表、公益明星們在後續的微訪談中相繼探討了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發揮公益的效能 ,解患者之難 。
和睦家醫院 、Remebot微創機器人 、優藍機器人等眾多醫療企業也捐贈手術費用以及手術器械,其中名醫主刀負責對接優質醫師,公益醫院負責實施手術操作 。
共用名稱醫資源 ,共鑄健康中國
除了公益手術捐贈,名醫主刀還聯合公益組織 、企業家 、醫生 、公益明星等社會力量共同開展健康志願服務,內容涵蓋愛心手術、醫療培訓、健康講座 、醫藥捐贈、疾病救助等 。這將大力促進中小城市、西部落後地區 、農村地區的醫療水準提升 ,為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提供免費高端專家醫療衛生志願服務,説明欠發達地區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準和品質 。活動還將進一步促成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優質醫院與地方醫療機構的合作,省級醫療機構與地市縣醫療機構的對接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助力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推動分級診療 、醫師多點執業政策全面落地。
「名醫公益聯盟」的模式科學地運用了互聯網的優勢,吸引了大批高端醫務工作者志願加入,增強了當前醫療公益活動的專業性和便捷性 。
本文部分摘自名醫主刀